邱运胜

作者: 时间:2017-09-11 点击数:

邱运胜,198511月生,江西鄱阳人,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博士(2014),现任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眉娘异航app有限公司副院长、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,开设“文化人类学”“人类学与文化多样性导引”“民族学人类学理论”“岭南区域社会史”等课程,学术兴趣包括人类学理论与方法、族群认同、集体记忆、民间信仰、历史人类学、民族教育、彝族研究、岭南文化等,田野工作区域涉及云南南部与东南部、广东北部和珠三角地区、海南岛等。

电子邮箱:yunsheng_qiu@126.com

主要学术成果

[1]邱运胜 曹宣雷:《学校教育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》,载张继焦主编,《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•连南瑶族自治县卷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22

[2]邱运胜:《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乳源走在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县前列》(研究咨询报告),《韶关调研》(中共韶关市委主办)2021年第10

[3]邱运胜:《存续与变迁:佛山三水疍民民俗调查》(1.2万字),载林有能等主编,《疍民文化研究(三):疍民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》,中山大学出版社,2018

[4]邱运胜:《女性丧葬习俗与姻亲亲属实践:以云南异龙湖沿岸为例》,《西南边疆民族研究》第23辑,2017

[5]邱运胜:《文化融合与祖先记忆:滇南孔姓彝族人的个案考察》,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》,2016年第3

[6]邱运胜:《滇南地方社会、彝族祖先记忆与文化认同:基于地方志和彝汉文碑记的考察》,《地方文化研究》2016年第3

[7]邱运胜:《佛山三水疍民的存续与变迁》(0.3万字)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•人文岭南》20161026

[8]邱运胜:《都市边缘区渔业疍民的生计、信仰与日常生活:广州渔民新村的个案研究》,《文化学刊》2015年第12

[9]邱运胜:《彝族孤人支系族群认同与“僰人后裔”身份建构》,《思想战线》2014年第5

[10]邱运胜:《三七种植与乡村社会文化:以云南建水宁寨彝族村为个案》,《文化遗产》2014年第2

主持科研项目

[1]2022年广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“珠三角水上人家(疍民)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性发展研究”,项目编号:GD22LN13,在研。

[2]2019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般规划项目“精准扶贫背景下彝族农民工外出务工收入及其稳定性的调查与研究:以广东东莞为例”,项目编号:YZMH1914,已完成。

[3]2018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研究项目“东南沿海地区少数民族乡村教育研究:以广东瑶族聚居区为例”,项目编号:2018-GME-030,已完成。

[4]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“文化融合背景下的滇南彝族祖先记忆研究”,项目编号:16YJC850009,已完成。

[5]2015年佛山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“佛山市三水区水上人家(疍家)民俗风情调查”,项目编号:2015-YB18,已完成。

主持教研项目

[1]2019年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“2020年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民族学分论坛”,项目编号:2020XSLT36,已完成。

社会兼职

[1]广东省疍民文化研究会理事(2014-

[2]东莞市沙田镇“岭南疍民文化展览馆”筹建组文化顾问(2015-2016

[3]广东省疍民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(2014-2016


版权所有:眉娘异航app有限公司-百度百科